盛灵渊低叹一声,双手拢回枯草袍袖中:“你猜到了。”
阿洛津带着族人跟盛灵渊跑了,但他连人族的官话也不会说,乍一到外面,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盛灵渊要拿主意的事太多了,不可能天天跟着他当保姆,照顾巫人族少族长的事,自然落到了细致周到的帝师——丹离身上。
“阿洛津说,丹离身上有些东西跟大圣很像,看见他就觉得亲切,”
盛灵渊说,“于是跟着我一起叫他师父。”
宣玑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
“丹离”
这个人应该非常重要,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可是直到现在,他还没在盛灵渊的记忆里看到过这个人。
为什么?盛灵渊显然没有老年痴呆的症状,所有的记忆细节都极有质感,每个人的脸、行为举止都十分清晰,到现在为止,少年天子身边的侍卫,重要的臣属和将军,甚至阿洛津那里比较活跃的巫人,宣玑都眼熟了一大帮。
可这其中,怎么会没有丹离?按照这位陛下的说法,丹离应该和他、和阿洛津,都应该很亲近才对。
那会又没有互联网,不同框怎么亲?宣玑脑子里突然闪过某种可能性,激灵了一下。
他把手插进裤兜里,不动声色地问:“老族长死了,阿洛津继任,这回彻底跟妖族仇深似海了,所以巫人族正式倒向了你们。
这是哪一年的事?”
盛灵渊回答:“平帝三十一年。”
武帝复国之后,才正式登基,改弦更张,设立年号,在此之前,人族沿用的还是前朝的历法。
宣玑记得,“平帝三十一年”
是个很重要的年份,根据史料记载,这一年,少年天子十八岁,率滨各族、各部落前来归顺,散沙一样的人族凝聚在新的王者帐下。
是九州混战中局面逆转的重要转折点。
史料里只记载了发生了什么事,没说是怎么发生的,宣玑以前看到这段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想不通在那个没有广告和媒体的年代,一个十八岁的小青年是怎么把人头拉得这么齐的——当代凡夫俗子连攒一局狼人杀都费劲。
此时,宣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头有个巫人族。
巫人族神秘、强大、一直避世不出,他们突然宣布投入人族阵营,相当于一根风向标。
其他部族看见了,以为这帮巫人有什么内幕消息,连忙一窝蜂似的效仿,唯恐自己慢人一步,分不着羹。
如果这都是丹离一手策划的,那这位老兄确实是个值得一嫖的大ip!
“阿洛津继任以后呢,怎么就从同舟共济,变成同室操戈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