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敏在农大卖饭,可以说,收到影响最大的还是学校的食堂。
他们卖得饭少了,这还没什么,反正他们拿得是死工资,但是,学们难免会比较啊!
虽然食堂的饭便宜一些,但是这味道可真是差太多了。
所以,经常发生学生和食堂的工作人员起冲突的情况。
学校的领导也出面了,但是根本问题不解决,这事还真是不好办。
学生闹起来,这是最让人担心的。
最后有人提出,可以让江敏来承包学校食堂,这样的话,三方都可以得利的。
有了这个想法,后续问题的补充就不再是难事。
副校长和系主任直接找到了江敏,说出了这个提议。
江敏会说什么?当然是二话不说的答应下来啦!
这可算名正言顺了。
一来江敏有了卖饭的场地,二来工人的人数将不再受到限制,这三来嘛!
江敏的生意进一步扩大了。
有了领导的支持,江敏也可以放开手脚。
买米卖菜有粮票了。
江敏对于承包的计划,那可是信手拈来,每年给学校上交两成收入作为食堂的维修费用。
学校负责出面买米。
国家的补助是直接划给江敏,补充的学生的饭菜里,江敏要保证饭菜的价格和数量不能下降。
至于质量,人家是不管的。
食堂原来的工人都算是学校的雇工,但是归江敏管辖。
这样,所有的细节在一个星期之内商讨结束。
在这期间,江敏还是跟食堂的所有员工开了一个会,人家都是吃公家饭的人,当然,临时工不算,但是江敏考虑影响也不能随意的辞退,可以来当临时工,说明人家在学校有背景。
那么,江敏要想能够指示动这些人,只能靠奖励了。
你干的好,我给你奖金,你干的不好,我扣你奖金,每个月还有一定的提成。
当然,如果有起刺的,江敏也不是没办法,直接让学校领导出面调走,到锅炉房烧锅炉去。
学校两个食堂,江敏一个一个的进驻,提起定好了规矩,让刘师傅和食堂原来的几个大师傅商量菜单,很快就稳定下来。
学校食堂的变化是同学们愿意见到的,食堂的饭菜丰盛了,卫生情况好转了。
而价格还是非常公道的。
学校的两个食堂,一大一小,大食堂做的是普通的饭菜,去的人多,小食堂虽然也差不多的,但是这里考虑到了少数民族同学的喜好,所以有些特别,江敏接过来,自然不会轻视,回民风味的小吃现在反倒成了很手欢迎的一个档口。
江敏把铁汉他们分在了两个食堂,这也是为了能均衡势力,便于管理。
江敏的餐车现在变成了宵夜车,晚上加做一次饭,这样可以增加收入。
宵夜的菜式也好定,都是好消化的东西,有馄饨、粥,还有包子和小菜,为了打开销路,江敏把自家的咸菜也贡献出来了,效果很好。
在江敏接手食堂之后,还发现了一个好处,他们学校大,食堂的规模也不小,甚至还有一个大冰柜,这是何其的难得啊!
只是有些可惜,马上要入冬了,这冰柜暂时没有什么用处了。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江敏现在有足够的地方存放粮食和蔬菜了,还有地方腌制酸菜和咸菜。
梁宅那里也不再作为厨房,被江敏彻底的改造一下,当了老爸老妈住的地方。
现在家里人多了,有了老末儿和三个孩子,住着已经很挤了,如果将来冯志彬回来,还真是没地方住了。
更何况老末儿是大姑娘了,跟姐夫住在一起不合适,江敏这样跟爸妈一提,他们也同意,把梁宅彻底的改造一下,用来住人。
放假之前,江敏接到了冯志彬的信,说是他的探亲假批下来了,很快就要回来了,江敏看了信,一时间都不知道干什么好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