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
波莱曼觉得有些奇怪:“难道他不怕受到中国皇帝的惩罚吗?”
萨罗齐神父笑了:“在中国许多地方,官员都有着很大的权利,尤其是在福建。
中国皇帝需要他的手下来替他管理土地,皇帝既要用他们,又想要限制他们的权利,但这些地方官员却总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做事方式,而在北京的那个皇帝,也很难真正的管理到他们。
比如那位几次打败你们的郑芝龙,皇帝的约束似乎对他并没有什么作用。”
波莱曼有些明白,但又似乎还是非常糊涂。
中国的事情真的非常复杂……两个外国人在那窃窃私语,尽管丁云毅听不懂他们在那说些什么,但却很快想起了一直盘旋在心中的一件事情:“波莱曼船长,我想要把你的人和你的‘跟随者’号,并入到大名远洋贸易公司中,担负押送、护送任务。”
“好的,没有问题。”
尽管从波莱曼船长个人来说,他更愿意留在虎贲卫中,但是显然他并没有忘记现在他的身份。
他败给了丁云毅,就必须为丁云毅无条件的工作三年。
在这一点上波莱曼船长还是信守承诺的。
“远洋公司的业务要再扩大一些。”
丁云毅逐渐把话带到了正题上:“眼下澎湖正在走上正轨,我们的一切开销很大一部分都必须要依靠远洋公司来创造。
军饷、武器……远洋公司能否正常运转,生意做得多大,将牵连到整个澎湖的运转。”
秦云是远洋公司总裁,听到这说道:“我的想法是,远洋公司维持着澎湖的运转,澎湖也可以借着远洋公司打出澎湖的旗号来。
将来出海各船,都可以大明巡检丁的旗号出海,使三哥之名遍传各地。”
丁云毅默默点了点头。
尽管这听起来有些张扬、狂妄,但在这个时代,名气无疑也是非常有用的一样东西。
比如郑芝龙,他的名声遍布四海,之所以打着他旗号出海的船只都能平安无事,皆着因为“郑芝龙”
三个字。
当然,现在自己不过才是个把总,和郑芝龙的地位相差得实在太远了。
可只要把根基扎好了,将来便未必没有和郑芝龙一较短长的可能。
“还有个刘香。”
叶大海皱了一下眉头:“刘香这人有仇必报,这次他的人死了,他岂有不找麻烦的道理?或者此时他的实力与郑芝龙已经不足以抗衡,但对我澎湖却还是个巨大威胁……”
丁云毅默默点了点头,这也正是他所担心的。
澎湖刚刚走上正轨,万一再来一次恶战,那么对于整个澎湖的破坏将是巨大的。
“振兴,过完年后,你亲自去督办我们打造的新船,越早交货越好。”
丁云毅交代了一下蔡九洲,接着道:“风柜城要塞也要抓紧整修,一过完年后片刻不停,一月之内无论如何都要完工。
还有,我需要炮!”
炮,现在成了丁云毅最头疼的问题。
且不说这需要耗费大量的银子,让手里才有了些钱的丁云毅在银子的调度上势必又要捉襟见肘,单是从哪去弄炮就很伤脑筋。
大明有造炮的承办局,而且大明火炮之强大,让人瞪目结舌。
单是大明嘉靖七年,一年就制造出了四千门中样佛郎机,生产能力何等惊人。
从万历四十六年至天启元年,三年中因辽战发往广宁以资补充的各种火器,累计大炮18154门,佛郎机4090架,枪类2080杆……火药类1773658斤,大小铅弹142368斤,大小铁弹1253200个之多。
这简直就是火器制造史上最不可思议的一幕。
戚继光的车营和辎重营都装备了佛郎机。
其中车营有炮车128辆,佛郎机256门,平均全营每12人一门,火力堪称世间武田宝藏炮啊,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炮!
可到哪里去弄炮?当丁云毅说出了自己需要大炮这几个字后,波莱曼在那沉默了会:“把总先生,我倒有办法购买到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