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健经多见广,看了这么一出,忍不住提醒道:“统帅还是要小心,宁得罪君子……”
话说到这,他“咳”
了一声。
这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么?难不成真要听那混账太监一句话,就卷铺盖回都城,不管失城了?
“多谢常公提点,我会在意的。”
李爻定声道。
常健言归正传道:“此战的起因,据说是搁古听闻胡哈乱境,只损了一个王子,觉得代价太轻。
现在看来他们是要把这二王子舍出去了吗?否则,为何一连八日书信都不发过来?”
“搁古王身体每况愈下,只怕搁古的夺嫡之风正盛。
这于咱们而言是绝好的机会,”
李爻身上那夹裹勒得紧,他缓气道,“咱们正好见缝插针,城池能收几个,便收回几个。”
他苦笑了下——下道圣旨再来,便不能违抗了。
事情如李爻所料,第二道圣旨在六天之后传来,赵晟态度非常坚决:城防守军原地驻守,李爻将帅权交还常健,速回都城论议和之事,再有耽误,以抗旨论。
至此,那丢掉的十一座城镇,收回了六座。
李爻忙着收复失城,景平当然也没闲着。
第二道圣旨发出时,他已经到了都城。
他现在是从二品大员,还朝直接觐见复命。
景平总听李爻念叨,皇上在御书房怎样怎样,料想赵晟不坐朝时,除了陪后宫娘娘们“日理万机”
,便是在御书房“休养生息”
。
可这回,引路太监却领着景平去了太靖阁。
景平在太医院时听过一些闲话:太靖阁是先帝驾崩之所。
先帝驾崩前,一度睡不着觉,神经兮兮的,总说有熟悉的声音在耳朵边叨叨,至于叨叨了什么,就听不真切了。
但他笃定那是与他熟识故人的声音,或恩或仇,纠葛千丝万缕。
这事被说得有鼻子有眼,稍微上年纪的太医便声称确有其事。
当时谁都没查出先帝毛病的根节在哪。
后来玄乎其玄没个定论,老太医们便断言,说先帝一生杀孽太重,油尽灯枯之际血煞戾气迸散,镇不住怨,才总能听到冤魂哀哭、厉鬼索命。
而那些叽叽歪歪的索命声,只在太靖阁才能消停。
或许是太靖阁的风水能震住乱七八糟的东西。
景平不明所以,行至太靖阁,发现这地方确实有点意思。
阁楼建筑风格奇特,不是中原地区传统的攒尖顶。
那圆滚滚的拱顶上有天窗,是七彩琉璃做的,日光照透在地上,仿佛有斑斓的彩虹雨泼洒。
景平到时,赵晟在软塌上闭目养神,豫妃为他揉着太阳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