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大力发展台湾,要么保护自然环境,二者只能选一样。
丁云毅的内心是严重倾向前者的,台湾不能发展,自己拿什么来保护台湾?他的想法没有瞒过秦云:“三哥,苏杨求缘和罗曼德一起想了一些解决办法。
一是引进耐旱农作物,比如番麦,番薯。
还有一种干腊丝人发现的农作物,极能抗旱,叫……叫马铃薯……”
“啊,土豆啊。”
丁云毅顺口说了句,见秦云看起来有些诧异,心想土豆好像刚刚传到中国不久,种植的地方不是很多。
马铃薯被中国叫成土豆,就和番麦一样,到了中国渐渐的就被称为玉米了:“我听神父说过,有些地方的人称其为土豆。”
秦云继续说道:“苏杨求缘已经派人去学习种植马铃薯的经验了。
种植耐旱农作物,这是其一。
其二,台湾中西部按照罗曼德的说法,属于平原盆地,农业发达,认为破坏也非常的严重,但是东部就不一样了。
台湾东部是原始森林和山区,人类的活动很少在此进行,没有人类的活动,也就没有灾害的概念。
因此如果一定要进行树木砍伐,可以转移到东部一带,为我们提供树木。”
破坏了中西部去破坏东部?再大的原始森林,只要被人类给瞄上了,用不了几十年的时间也就能被破坏得差不多了。
可眼下想来想去,这也是目前最好的能解决发展和自然环境如何兼容的办法了。
丁云毅苦笑了下:“以后需要木料就去东部,虽然运转未免多费些力气,可总也是应急办法。
咱们灾害要抗,军事发展也一刻不能停息。
虽然这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可咱目前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秦云点了点头:“不过瞧罗曼德的样子好像大不乐意,他认为原始森林是老天爷赐给人类的最大财富,是不容破坏的。”
丁云毅叹息了声:“咱现在得造船、造兵器、盖房子,哪一样少得了木料?说句自我安慰的话,咱不去破坏,台湾落到别人手里,也一样会被破坏。
得了,让罗曼德给我专心的研究农作物的生产吧。”
秦云笑了一下:“最后一条,便是将伐木、樟木熬脑这些全部转为官办,设立专门的兼办、专办衙门,这一来可以减少破坏,制止毫无节制的砍伐,而且能给我们带来大量利润。”
“这是个好办法。”
丁云毅脱口而出:“这事立刻着手去办,一刻不能停息。
我听说每到旱情来临,地方做得最多的便是祈雨,这没用,一点用处也都没有,相反还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这样的活动我看能停止的就停止,实在停止不了也要控制。”
又仔细问了一下其余发展情况,大致都还满意,自从自己出征中原,在这些部下的治理下,台湾一切都井井有条。
丁云毅沉思了下,换了一个话题:“我虎贲卫水师已经初具规模,那些新招募进来的兵卒训练的如何了?”
蔡九洲有些兴奋:“大人,我们聘请的史伟德和曼苏拉,在带兵上还是很有一套的,尤其是在火器的运用上。
眼下我们将所有招募到的兵卒分成两部,一部按照泰西的训练方式,一套按照我大明的训练方式。
尤其台湾连续灾情,所以从军的人很多,在大人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我虎贲卫合水师、火器兵、炮手、步兵在内,已有合格兵卒三千七百余众。
目前还在进一步的招募中。”
“大明远洋公司也有武装雇员、准武装雇员一千八百人。”
秦云也接口说道。
丁云毅一听大喜,这么说,自己已经有了五六千人的力量了?有这股力量掌握在手里,遇到什么突发状况也足以应付了。
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诸位,这次我血战中原,旁的没有什么,倒是带回了两百多精锐骑兵,我准备以此为班底,训练出一支可以纵横天下的骑兵出来。
诸位以为如何?”
这倒是有些出人意料。
丁云毅带回的那些骑兵,他们也都看到过没,只当是他顺道带回来的,却没有想到丁云毅居然有这么大的野心。
这些人都是水军出身,虽然也都骑马,但对骑兵却没有什么概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