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六三中文网>九州志全集 > 民国那些事29 上海摩登(第1页)

民国那些事29 上海摩登(第1页)

上海摩登:电车与黄包车的时代之争

1908年3月5日的清晨,上海的南京路尚被轻柔的薄雾温柔包裹着,仿佛还未从沉睡中完全苏醒。

三十名身着深蓝色制服的印度巡捕早已笔挺地在街边列队。

他们腰间佩戴的铜哨在熹微的晨光里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光泽,像是一排忠诚且沉默的卫士,静静等待着即将发生的大事。

六点零七分,一阵细微却又独特的铁轨震颤嗡鸣声由远及近。

中国历史上第一辆有轨电车,宛如一个神秘的使者,从静安寺方向缓缓驶来。

它的车厢顶部,集电杆与架空线亲密接触,刹那间迸发出蓝白色的电火花,那绚烂又奇异的景象,惊得周围围观的人群忍不住倒吸凉气。

“钢铁匣子要吃人了!”

裹着小脚的张阿婆满脸惊恐,双手紧紧攥着佛珠,她眼神慌乱,分明看见那个喷吐着白雾的电车,仿佛有着一双亮着鬼火的恐怖眼睛。

而一旁穿着长衫的账房先生却截然不同,他满脸兴奋,急忙掏出怀表,对身旁的学徒激动地说道:“这可比马车准时太多了!”

电车车头悬挂的铜铃欢快地叮当作响,车轮稳稳地碾过四年前铺设的英国标准轨距铁轨,载着二十几个洋人,很快消失在福建中路的拐角处。

到了那天傍晚,泥城浜旁的茶馆里热闹非凡。

说书先生猛地拍响惊堂木,大声说道:“列位可知?这电车跑得比关公的赤兔马还快,全仗地下埋着西洋人的镇魂钉!”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脸上满是好奇与惊叹。

这种混杂着惊恐与好奇的议论,传入黄包车夫阿发的耳中,却渐渐发酵成了他对生存的深深忧虑。

每天,在破晓前的黑暗里,阿发就早早起身,前往虹口的日通车行租车。

那车杠上烙着的“沪字1437”

编号,因为长久的摩挲,已经被磨得发亮,就如同他掌心那一层厚厚的老茧,见证着他生活的艰辛。

车行的王老板嘴里叼着象牙烟嘴,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照例用那蹩脚的洋泾浜英语训话:“今朝租金三角小洋,夜到六点前还车,勿然加收两角。”

阿发弓着腰,小心翼翼地接过竹制车票,此时,他后颈的汗水已经把蓝布褂子洇出了深色的云纹,那是他辛苦与疲惫的印记。

黄浦江边的十六铺码头,永远是一幅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仿佛是一个永不停歇的战场。

阿发熟练地把车停在石库门弄堂口,接着用汗巾仔细地掸去坐垫上的灰尘,想给乘客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乘坐环境。

这时,一位穿着香云纱的少奶奶捏着绣帕,轻轻掩着鼻子,娇声问道:“去大马路惠罗公司,八个铜板够伐?”

阿发连忙赔笑着回答:“太太说笑嘞,”

边说边指着江海关的大钟,“现在九点三刻,坐电车只要六个铜板。”

少奶奶犹豫了一下,最终她那精致的绣花鞋终究还是没踏上电车月台。

因为玻璃车厢里挤满了穿短打的工人,那股浓重的汗酸味透过敞开的车窗飘了出来,让她望而却步。

当正午炽热的太阳把柏油马路晒得发软时,阿发在虞洽卿路遇到了同行老赵。

这个苏北汉子身材魁梧,他把车杠往法国梧桐上一靠,从兜里掏出一包“老刀牌”

香烟,递向阿发:“听说静安寺又要铺新轨道?”

“工部局上月贴告示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站地址:https://www.63txt.com
.
.
最新小说:一切从一人之下万界穿越一个司机的奇遇高智商的修仙魔影魅灵1相思修罗(下)灵猫六国开局一座亡灵界开局一座亡灵墓地室友ada知乎风月不相关说的什么有你才幸福抖音号有智商的玄幻修真神乎其神by青风我们之间就算没有明天什么歌我的末日堡垒百度百科清风明月无人管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