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江南水乡有个叫林文远的书生。
他自幼父母双亡,全靠叔父接济度日。
叔父家道中落,勉强供他读完私塾,便再无力承担学业。
文远无奈,只得在镇上的一家药铺当学徒,白天干活,晚上借着火塘的余烬读书。
这年深秋,药铺老板见他实在刻苦,便将后院一间废弃的柴房收拾出来,供他居住。
柴房低矮潮湿,四面透风,但文远却如获至宝。
他用省下的工钱买了盏旧油灯,每晚就着豆大的灯光,在泛黄的书卷间遨游。
一天夜里,文远正读到《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油灯突然“噼啪”
作响,灯芯爆出两朵金色的火花。
他揉揉眼睛,只见一个身着素纱的女子从灯芯中冉冉升起,衣袂飘飘,恍若仙子下凡。
“你是谁?”
文远吓得倒退两步,差点撞翻身后的书架。
女子轻轻一笑,声音如清泉流淌:“我是灯花仙子,因感佩公子勤学苦读,特来相助。”
文远半信半疑:“仙子为何选中我?”
“你虽身处逆境,却从未放弃求学之志。
这份执着,连灯芯都为之感动。”
仙子伸手拂过油灯,灯火顿时明亮如昼,“以后我会每晚在此陪伴公子,若有疑难,尽可问我。”
从此,文远的夜读生涯不再孤单。
每当他遇到晦涩难懂的典籍,仙子总能旁征博引,将深奥的道理讲解得深入浅出。
有时读到动情处,两人还会就诗词歌赋展开探讨,不知不觉间,东方已泛起鱼肚白。
寒冬腊月的一个深夜,文远正在研读《论语》,突然咳嗽不止。
仙子见状,从袖中取出一朵晶莹的莲花,放入他的茶杯。
茶水顿时氤氲出阵阵清香,文远饮下后,顿觉神清气爽,咳嗽竟不治而愈。
“这是天山雪莲,能祛寒润肺。”
仙子解释道,“公子不必惊讶,我本是灯芯修炼而成,通晓世间草木药性。”
文远感激涕零:“仙子如此相助,文远无以为报。”
仙子轻轻摇头:“公子不必言谢,你我相遇,皆是缘分。”
随着时间推移,文远对仙子的感情渐渐超越了师生之谊。
他发现自己愈发贪恋她的温柔浅笑,愈发害怕黎明的到来。
而仙子似乎也有所察觉,每当文远流露出爱慕之情,她便悄然退入灯芯,留下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这年元宵节,镇上举办灯会。
文远鼓起勇气邀请仙子一同出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