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气儿才出了一半,外面隐约有脚步声传来,清圆心头顿时一喜。
忙抬眼望,一个眉目清雅的男人从门上进来,他穿松烟色的圆领襕袍,通臂织金妆蟒。
他有一双敏锐而干净的眼睛,如掩藏在山巅后的曙光,微微一漾,照进人心坎里来。
作者有话要说:阿斯门:高规格建筑如王府等的旁门,作日常生活中佣人出入之用。
原来这就是殿前司的官员,和她想象中的不大一样,她本以为这群人应当是力拔山河兮气盖世的伟男子,却没想到精致如此。
只是那精致,并不是女气式的精致,也没有半点温软的感觉在里头。
他看人的视线锐利,很有校场上检点诸班直的老辣,并不开口说话,只等她自报家门,说明来意。
清圆有些怕,不知为什么,就是心悬起来,莫名觉得这人不好说话。
她以前同人打交道,即便勾心斗角,也是女人堆里打仗,没有那么多明刀明枪的对垒,如今犹如临风执火,有烧手的隐患。
自己细想一下又觉可笑,到底还是见识太浅,见了外人便发憷。
这位都使也不是穷凶极恶的长相,怕从何来,大约就因为人家是男人吧。
“我是剑南道节度使谢纾的女儿,”
清圆敛神,叠手纳了个福道,“冒昧登门,见过都使大人。”
那人长眉微扬了扬,“原来是谢节使家的千金,不知今日莅临寒舍,有何贵干?”
官员说话,大抵都是这样,没有热络的闲话家常,或者同僚间还需把臂周旋,但对于一个无甚往来的小姑娘,用不着故作亲热的姿态。
这样倒好,清圆放下心来,含笑道:“我前两日才从横塘来,来时丹阳侯府三公子李淳之托我拜会都使,问都使安康。
今日贸然登门,或有不周之处,还请都使见谅。”
“李淳之?”
那人沉吟了下,调转视线,轻轻瞥了她一眼。
都是场面上走惯了的人,一听就知道这话并不属实,不过是拿来作开场白,借以引申她和丹阳侯公子的交情罢了。
关于谢纾的境况,近来可说是不佳,虽身上还挂着节度使的官衔,实际已经降为幽州刺史了。
一上一下几等的落差,难怪谢家坐不住,连女儿都出面斡旋。
不过有这样的胆色,跑到指挥使府上求见的闺阁女子不多见,且她提起丹阳侯嫡子,总归是得过李从心授意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